
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利飞 通讯员 毛小翠 张滃同
春节已过,花垣县双龙镇十八洞村“年味”依然浓厚。
石拔哑家是记者走访的第一站,火红的灯笼装饰着房前屋后;屋内火塘上,腊肉被熏得油亮。石拔哑穿着崭新的苗族服饰,笑容满面地在门口迎接来参观的游客。
今年春节假期,十八洞村共接待省内外游客6000多人次,实现旅游收入50余万元。
十八洞村全村总面积14162亩,耕地面积817亩,人均耕地仅有0.83亩。曾经,十八洞村囿于地形条件限制,耕地和建设用地一方面总量不足,另一方面集中不够,存在分散化、碎片化现象,产业发展有很多制约。
如何做好耕地保护和产业规划的文章?十八洞村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,统筹存量增量用地,优化土地利用结构,提高土地利用效率,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。
“把每一寸土地都规划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做到基本农田、生态空间一步不退,产业用地、功能配套一样不少。”十八洞村驻村规划师尹怡诚说,规划贵在“精准”,既要满足当下产业发展的需要,又要为未来留足空间。
2018年,十八洞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申报并顺利实施。村内的山、水、田、林、塘、草等各类自然资源,按照缺什么、补什么、建什么的原则,进行了综合整治。
如在水土流失易发的生态脆弱区,修建了农田护坎和通渠水沟,村里100多亩的优质高产稻田得以保全完好,还新修了农渠2条共1200余米、斗渠1条共1200余米、修蓄水池2个,稻田生产条件大大提高。
土地整治并非独立推进,而是与水稻、猕猴桃、茶叶、桑蚕等产业发展规划紧密结合。由此,“土地整治+生态+产业”理念在十八洞村落地开花。
湘西秀美,沟壑纵横,像十八洞村这样的土地资源条件和现状,是普遍情况。
近年来,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十八洞村为“样本”,坚持全面保护与有效利用并重,依法监管与合理开发结合,以土地整治为抓手,全力实现耕地保护和经济发展“双赢”的目标。
责编:周冠成
来源:湖南日报
“我爱湘潭我的家——岳塘记忆”文化打卡点:法华山
“我爱湘潭我的家——岳塘记忆”文化打卡点:山市晴岚
“我爱湘潭我的家——岳塘记忆”文化打卡点:昭潭
“我”和岳塘的故事|蔡蔡和大乔:返乡青年 逐梦“绿心”沃野
“我”和岳塘的故事|朱大可:深耕岳塘 开拓创新 成就电气“小巨人”
岳塘区“我爱湘潭我的家”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主题活动暨“活力湘潭 快乐走娃”活动启动
文旅新区 多彩岳塘丨在七星桃花源遇见“世外桃源”
我爱湘潭我的家|岳塘区:欢天喜地闹元宵
下载APP
分享到